我们机构经常接收到家长的反馈是:
“我家孩子情绪问题比较大怎么办?”
“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太糟心了!”
等等。。。
孩子的情绪问题一直是家长最大的烦心事之一,特别是谱系的孩子,怎么哄都哄不好,特别心累。但是每个孩子情绪问题爆发情况不一,解决方案也因人而异。在解决这些情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下导致情绪问题的原因都有哪些?
主要有三种情况:
1、固定事件被改变
有些小朋友会有一些固定的习惯,比如每次放学回家都要走同一条路,走了另一条就会着急甚至开始发脾气;再例如小朋友喜欢听车上的导航声音,每次到家的时候都会说“到达目的地”,有一天没有听到这句话他就不干了;
2、得不到满足
有些小朋友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或者他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去表达,比如他想上厕所,想吃饼干等,但是家长看不懂,不理解什么意思,就会引发小朋友的情绪问题。
3、长期得不到注意力
这个一般发生在小组课上,或者老师/家长在做其他事情时没有关注到他,没有及时与他互动,小朋友可能就会用发脾气或者一些问题行为来表达自己;
那么
当孩子正在爆发情绪问题时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 如果是因为固定事件被打断
比如临时改变路线,小朋友察觉后哭闹不止,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同理他的感受,让小朋友进行深呼吸,抱一抱自己,轻轻捏一捏小朋友的手臂来缓解他激动的情绪,但是,如果有的小朋友不喜欢触觉刺激就无需上述行为,应先尽量引导让他表达出来,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撤回到原来的安排,实在无法改变的安排也可以给孩子解释缘由,注意,语言不要过多,说一遍就好,再试图转移注意力,然后等待情绪平复。
上述情况是问题行为已经产生过后的处理办法,但长远来看,我们还是要教导小朋友去接受不同的事件和事物,家长要培养小朋友除生活自理习惯以外,能够接受合理的随机变化以应对突发事件。
也可以通过跟小朋友一起制定一个行事日历,提前让孩子做好即将发生的事情的心理准备。
2: 如果是因为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
尤其是当他想得到的物品,或进行的事件具有一定危险性,那么家长从一开始就应该坚决拒绝,尽管会让他的情绪很激动,家长也要必须坚持。但是前期已经让小朋友接触过某件危险物品,那么现在也要立即“断掉”。
可能当时制止时,或是必须要让他做某件事而不肯时,孩子情绪一开始势必呈上升趋势,会越哭越厉害,很多时候家长这时候就开始妥协了,会去哄一哄,或者想要满足他。但其实情绪爆发有一个时间限制,我们可以运用消退法和其他转移注意力的事件搭配,以此来让孩子平复情绪。
3:如果是因为长期得不到注意力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发生之前,家长就可以尽量避免,比如孩子在玩玩具,家长就需要隔段时间跟他说两句话,“你在玩玩具呀!妈妈在摘菜呢”“哇,你玩得什么这么有趣呀?”然后时不时到他面前去和他互动一下等等类似于这种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的做法,以此来减少他的情绪问题的发生。
但如果已经发生了因缺乏关注而产生的行为或情绪问题,那么家长应该先尽量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而后用一些替代行为去进行安抚,比如评价他的玩具,讨论他刚刚在做什么。
同时,我们也不能一直主动地去给到孩子关注,因为最长远的目标是,让小朋友学会自己主动来寻求关注。
孩子发脾气时
家长会容易陷入怎样的误区呢?
家长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当孩子产生情绪问题时自己很着急。
第一点要提醒家长的就是,要冷静。情绪是会相互感染,所以当小朋友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自己先不要着急,保持冷静以后再去处理小朋友的问题,根据小朋友出现行为问题的功能是什么来“对症下药”。
第二点是家长在小朋友爆发情绪问题时,注意不要说太多的话,说一遍就行了,低功能的孩子甚至不需要用语言。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案,出现问题行为的功能也都不一样,办法也需要因人而异,如果家长经过处理仍不能让小朋友的问题行为得到改善,或者家长在过程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需要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